首页 >>> 盟员作品 >>> 盟员作品 >>> 查看详细内容

宜丰生态观光之旅

  • 作者:漆跃庆
  • 来源:民盟宜丰总支
  • 发布时间:2013-2-28
  • 查看:1

省级森林公园

宜丰县自大力推进“生态立县”后,生态保护形成了全民共识。近年,全县先后建立并获批准4个省级森林公园,分别是南屏公园省级森林公园、马形山省级森林公园、螺锋尖省级森林公园、天隐洞省级森林公园。其中,南屏公园森林公园属综合性公园(另见本书“南屏公园游”内容),马形山、螺锋尖两个省级森林公园以原生和人工植被为主;天隐洞省级森林公园生态多样性更丰富,除自然植被外,同时也是典型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之仙隐洞森林公园

仙隐洞省级森林公园,坐落于宜丰县芳溪镇以南宜万公路10公里之塘头、万丰交界处,森林公园经营面积920公顷,以次生阔叶林为主,森林覆盖率达96.5%。区内林相整齐、物种丰富,处处树木葱郁、芳草茵茵、鸟语花香;空气也非常清新,负氧离子含量相高。

丹霞地貌是仙隐洞森林公园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区内之仙隐洞、五岩洞、石牛相斗,都是丹霞岩体成相,属第三纪(6500~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以陆相沉积为主(岩石是由当时的河流或湖泊沉积物所形成的,而不是在当时的海洋环境中形成的),后因流水、风力等风化侵蚀而成。

仙隐洞  (图)仙隐洞又名天隐洞,元代著名诗僧天隐禅师圆至曾隐于此而得名,为洞穴式禅宗道场。仙隐洞之名,则是民间因天隐洞之近音讹称所致。仙隐洞洞有前后两个洞口,横穿山梁形成透山洞穴,洞中广如大厅。正面洞口刻有“天隐洞”三字,字体遒劲,当为圆至手迹。洞右侧石壁低处,有唐代石刻诗一首:“不记从前日,重兴乙亥年。范君今洒扫,香火永绵绵。”据志载,石刻右拐约百余步石岩上,有青质白理图案,隐约一“佛”字。

洞内置神座,供观音。在石避处,有一岩壁形似观音菩萨。洞中另遗有历代石碑记4块,一为明万历十二年(1584)《县南信士熊腾锁布施碑》,载当年曾重塑玄天上帝及邓氏等二将神神像;一为明万历十三年(1585)《新建天隐洞下奉祀居记》碑,存半截,上记“宋时更名天隐;一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塘溪三元会碑记》;一为光绪三十年(1904)《天隐洞碑记》,碑载之前曾“为道士李琦珀曾筑室于洞”。据碑记可以推断,唐代这里就是佛教道场,宋末因天隐禅师圆至而改名天隐洞,明万历年间一度成为祭祀真武大帝的道教场所。清康乾时期,为佛教庵堂,清中期又曾成为道士的道场,之后再成为供观音大士的庵堂。

与天隐洞相邻还有一洞,称蝎子洞,也是穿山洞,高处可立人,另一出口要蹲下能过。此处壁下植被宜人, “佛”字则是隐于此处。

仙隐洞因地处宜丰、万载两县交界处,又邻上高县境,所以历代香火旺盛,尤其是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庙会.附近数县的善男信女云集于此,自古至今,都是境内一传统庙会。

元代中国著名诗僧天隐禅师圆至   圆至(1256—1298) 元代中国著名的“诗禅三隐”之一。圆至俗姓姚,字天隐,号牧潜,又号筠溪老衲,新今宜丰县新庄镇灵源(古称筠溪)人。南宋宝祐元年(1253)状元姚勉之侄。父姚文叔、兄姚云均为南宋进士,姚云官至工部架阁,元初任抚州、建昌(治今南城) 两路儒学提举。圆至少承父兄习举子业,咸淳十年(1274) 依宜春仰山慧朗禅师落发为僧。19岁出家为僧。进入元代,驻锡建昌能仁禅寺。一生远权要,遁名誉,好云游,交友朋,遍历两湖、吴越间。大德二年(1298)卒于庐山。诗作《牧潜集》是元代著名诗集,入《四库全书》,现存最早的《牧潜集》版本为元大德年间的刻本,藏于国家图书馆。

圆至身历宋、元二代,19岁出家,最早隐天隐洞当在20岁到23岁间,也即南宋末年,天隐洞得名即始于此。圆至曾说:“惟岩穴之士,无慕求于世者”,可佐其天隐洞修行经历。

  龙岩洞  龙岩洞岩墓,为明、清崖墓群,位于芳溪镇塘头村官庄北700米处龙形山上,俗称“五岩洞”,因地处龙形山又名龙岩洞。山腰临水有五个崖洞,五洞中有古棺数十具,少数古尸呈木乃伊状。古棺木何时葬于岩洞,已不可考。据明弘治二年(1489)宜丰《胡氏族谱》中“洞中多停枢未葬”语,可以断定其棺木明代以前已存在,民间谓之“停柩”,实际其穴棺形式应属崖葬。宜丰本土并无这种葬法。考宜丰土著有三部份:主体是永嘉南渡后的中原后裔,有多种停柩习惯,却决无龙岩洞置棺形式;一部份属历代由粤北迁入的客家人,无停柩先例,而是采钻岩埋葬法(土坎上钻洞,推入棺木然后用乱石封口);还有一部分属三苗遗民,宜丰、万载历史上曾一度是三苗中心地带,三苗被舜征服后,迁入敦煌一带,宜丰本土留下的三苗遗民,以后便衍为古越族了。龙岩洞崖墓,是三苗遗风,还是古越族墓葬,谜底尚末揭开。

石牛相斗  石牛相斗景观位于宜丰与万载县交界处,有两石突兀高耸,两山高处各向中间突出,下部则悬空成一大洞,有泉水流过,人亦可通行。站远处观之,两石俨似两头水牛顶头抵,还有长鼻与腿、臂等迹象,其相接处离地有20米高,气势称奇,人称“石牛相斗”。传说清初两山头未相连,后来石山长到清朝末年才连到一起。

仙隐洞省级森林公园周边景致还有下屋村熊雄故居、大丰水库库区风光(另见专述)。

螺锋尖、马形山森林公园

螺锋尖森林公园

螺峰尖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宜丰县城西郊,面积920公顷,其中人工林面积57.7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0.42%。

园内森林资源丰富,分布着成片风景林,主要有以香樟、杨梅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杉、松为主的常绿针叶林。

螺峰尖是宜丰县城四周绕城山峦中的最高山峰,最高点海拔为210多米。沿宜潭公路可盘旋上山,山顶有电视塔,可俯瞰整个宜丰县城。山顶有电视塔,夜慕降临,雾笼山头,电视塔灯光闪烁,有如天宫。山下耶溪环绕,青山碧水相映。

螺峰尖森林公园也是人们开展户外登山的理想去处,人们晨练往往来到这里。这里同时也是观日出的最佳点。

马形山森林公园

马形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宜丰县潭山镇店上村北部,总面积153.4公顷,东南与天宝古村相连,西与国家级官山自然保护区毗邻。

  马形山因整个山形像一匹奔腾的骏马而得名。区内保留原始生态,形成了古树参天、林木茂密,绿绿葱葱的幽静环境,植被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100%,植被群落分布合理,种类繁多,内有千年香樟、木荷、枫香,百年以上马尾松、楠、柏、檫木、杨梅树随处可见;还有樱桃木、豹皮樟、大叶含笑、鹅掌揪、杉木、毛竹、梧桐、乌柏、杨梅、椿树等,各种木本植物达300余种,其中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水杉、红豆杉、柏乐树、香果树、杜仲、银杏、野核桃、鹅掌揪、含笑、穗花杉、黄樟、银鹊树等20多种树种。区内还有金银花、黄连、鸭脚连、七叶一枝花等野生药材。

马形山牛场山头发现一片原始天然樟树林,面积为200余亩,共有大小原始天然生长樟树5000余棵,最大的樟树围径2米、树高30米、树龄在600年以上,最小的樟树也有十多公分大。樟树林全部是自然生长,樟树成群落式生长,最大一片由1000多棵大小樟树组成。

公园相关景点还有神牛犁沟、美女照镜、红石下、相思埚等景点30余处,是集生态森林、古村古迹、红色苏区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古树走廊与湿地

洑溪古楠生态走廊

洑溪古楠生态,位于宜丰县潭山镇洑溪村。洑溪村,古名沙陇村,宋雍熙二年(985)吴氏迁此形成古村落。洑溪是明末名臣吴甘来(明史有传)

洑溪村村后有高3米、宽3米的石砌千年古堤为屏障,古堤遗迹有800多米,现保现存完好的尚有480多米,东西走向,从空中鸟瞰,似一条飞龙环抱村落。洑溪村是平阳之地,春夏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约1840多毫升,若是汛期达800-900毫升,山洪来得快,当时修这座堤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山洪直冲村庄。石堤古时还有有一种古代风水意识,相传建村之初人丁不旺,自从筑堤并种了风水树后,村子后面有依靠了,大风吹不进村,丁财也逐渐兴旺。堤上的因为是风水树,所以就无人敢砍,使其保存至今。

古堤上绿树成荫,种有楠树、樟树、罗汉松、柏树、椢槐等各种名贵树82棵,树龄800年以上的有28棵,600年以上的有2棵。古树中尤其楠树居多,有35棵,其中800年以上的有14棵,围径最大的有3米多,从而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古楠生态走廊。

楠木是珍贵树种,高档木材,主要用于修建宫殿、祠堂、庙宇等作屋柱、横樑用,富贵人家有时用作棺木。其主要特点是色白、木直、栉少、质坚、纹顺,有“千年不腐蛀”功能,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除楠树外,这条生态走廊还有樟树20棵,树龄800年以上的有13棵,围径最大的有8米,树龄1100年的罗汉松1棵,围径有180厘米,有600年以上椢槐、柏树各1棵。椢槐北方较多,而南方却少见,槐与怀谐音,有怀念亲人之意。

淞溪古楠生态走廊,古木连片,互相交错,浓荫蔽日,形成一道绿意盎然,是游人休闲的好去处。

松溪古樟生态走廊

   

宜丰可谓香樟之乡,各乡镇都遍布古樟,而其中以天宝乡居多。天宝乡的松溪古樟形成走廊式生态绿道,山背村有大香樟林,黄沙村古樟则有 “樟树王”之称。

松溪古樟生态走廊,村位于宜丰县天宝乡境淞溪村。

松溪村东与辛会村交界,南与天宝乡床源村相连,西与芳源村毗邻,北与平溪村接壤。村委会驻地松溪自然村距乡政府驻地集镇1.5公里,距县城22公里。主要经境公路是宜院公路、松石乡道。

松溪因耶溪河、松溪河穿境而过,古名松湾,别名湾里。明永乐二年(1404),福建都转运使刘思舟由县城之坛尾分迁至此建村,遂使松溪刘氏(郡望彭城,堂号西汉)成一古聚落。

松溪村古迹众多,在松溪古樟生态走廊旁边,有明代门楼,双层,前有门楼斗拱,后有石柱挡壁,。左右壁二室,置放龙舟,石板古道穿堂而过,为古时出入村墙之正门。村中有震占翁祠,木雕碉精美,如 “鲤鱼跳龙门”、“石线雕麒麟”(明代)、“爵禄封侯”、“乾隆狩猎图”、“忠孝图”等图案;有明代古桥在野桥和清代吐故桥,吐故桥石拦板雕工精致;有明永乐福建都转运使刘思舟墓及清清嘉庆进士、青州总兵、武昌城参将府参将刘功成墓。松溪古井桂花井,由明永乐初年刘氏始祖定居松溪时发掘而成,相传桂花井与潭山之谌家井、平溪之靴井是天仙下凡三姐妹所化,水源相通。松溪是著名的天宝罗酒发源地,天宝罗酒自古以桂花井泉水制作为最佳;松溪所产柳叶烟,名闻湘赣县;古代松溪制作的壳皮纸(用表芯纸加工后的纸),多远销南洋。松溪是人们进行生态观光与人文探索的理想旅游地之一。

平溪古代风水林

平溪古代风水林地处宜丰县天宝乡平溪村。

平溪村位于乡境西部,东与耶溪河交界,南与松溪村相连,西与芳源村毗邻,北与洑溪村接壤。村委会驻地距乡政府驻地集镇1.5公里,距县城24公里。主要经境公路是宜潭公路。

宋末,平溪延陵吴氏从邻村洑溪村迁此,形成古聚落。迄今也有700余年历史。立村后,村后山林被作为风水林而成为禁山,并立有乡规民约,数百年间禁伐树木,使得森林植被原生态保存良好。森林中,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古藤如蟒。林中遍布数百年千年的古樟、古楠、枯枫、古楮、红豆杉及风车树、桂花树等树种。其中,有棵大皂角树,是目前全县发现的最大的皂角树,已属罕见。皂角树又名皂荚,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生长旺盛,雌雄异株,雌树结荚(皂角)能力强,树上结的果也叫皂荚,中国古人洗衣就是用皂荚,相当于今天的肥皂,它也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其所含植物胶(瓜尔豆胶)是重要的战略原料,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风水林中,还有古代石围堰。树林东西两向,对称性地砌有二个大圆圈,面积每个都在百平方米以上,内堆土成圆椎形,形如盖,也是古代风水装置。相传当年有堪舆师也即民间所谓风水师或地理先生,说平溪较别村土,必须要压称砣,才会出人才,于是堆土成砣开并围以石堰,以此增地势。

平溪村风水林中还长有兰花及不少名贵中草药,是天然百草园。

平溪也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风水林西侧左山遗址,是宜丰主要新石器晚期遗存之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出土有鼎足、石镞、石斧及各类有饰纹软硬陶片、石器等百余件,并出土有的玉琮残件,是部落祭祀之重器,以此可以证明平溪上古时期曾存在着一个大部落。

村内还有不少文物古迹:明代古井,叫靴井,宋末平溪刘氏基祖刘信昭所掘,井深近10米,为天然石壁泉洞,上小下大,形如靴;明代古祠诚菴翁祠;古宅翰林第、

湿地观光

宜丰县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省级生态县和“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

宜丰县境内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永久性河流、人工湿地(库塘、渠道)、洪泛平原湿地、湿地公园4个类型,共4279.58公顷。其中,新昌湖湿地公园总面积35.6公顷,已建立省级湿地公园加以重点保护。

境内主要湿地景观有新昌湖湿地公园、北门水库库区湿地、耶溪河畔桥西朱家一带湿地。

新昌湖省级湿地公园。新昌湖湿地公园总面积35.6公顷。其中人工湿地面积25.6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1.8%。公园保持该湿地区域独特的近自然景观特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物种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设了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教育的功能有机结合。公园突出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三大特点,是一个集湿地生态保护、生态观光休闲、生态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等多功能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北门水库库区湿地。主要范围在自来水厂河对面以及北门自来水厂上游潭浦段沿河两岸,地理环境条件良,属永久性河流湿地,面积有约6平方公里,呈现了生物的多样性,两岸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亚热带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毛竹与针阔树种混交林、灌木林等不同类型植物种类,还有众多滩涂水生植物,尤其是白鹭的重要栖息地,湿地自然生态特性明显。

朱家湿地。在县城南屏山后耶溪河岸,属永久性河流和洪泛湿地,滩涂生态湿地特生明显。多混交林和灌木林及青冈林。                        朱家湿地

农业生态观光

草坪生态村观兰

宜丰是产兰大县,兰花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品种有寒兰、春兰、建兰、蕙兰、台兰五大类600多个。2005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保护野生兰花资源,加快兰花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县兰花协会、青年兰花产业协会先后成立,兰农也自发成立了合作社,为推动宜丰兰花产业的发展,引导、扶持兰花产业做大做强,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兰花产业的发展,昔日只是观赏的兰花逐渐演变成兰花经济,成为部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台湾省台南县国兰协会理事长、双成兰花公司总经理谢鸿猛先生到宜丰考察兰花产业时评价说“宜丰兰花得天独厚,具有纯良的高级品系,无论历史铭花,还是当代亲本,都是首善之选。”宜丰兰花种植专业大户有600余户,其中育苗1万盆以上的有30多户,商品兰花储量达到了250多万株,年交易额近100万元,精品与普草产业总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而且每年还以万盆以上的数量递增。宜丰兰花在省内外兰展中,屡获金、银奖。兰花使宜丰在全国县市兰花经济圈中正突显着其文化与市场价值。

宜丰县天宝乡草坪村,生态丰富,是全县著名的兰花村。

   草坪村位于宜丰县天宝乡,东与洞山风景区交界,南与河思村相连,西与长桥村毗邻,北与上梅村接壤。村委会驻地草坪上自然村距乡政府驻地集镇7公里,距县城27公里。大广高速、昌铜高速互通口均在村部附近。全村面积约12平方公里,特产兰花和中药材。

草坪村处处是青山。青山深处,一幢幢两三层的平顶楼房星星点缀,宛若绿袖带上镶嵌的珍珠,秀美而恬静。而在山野间,随处可见兰花,品种有春兰、蕙兰、寒兰、墨兰,尤其是寒兰为,草坪村这也因盛产兰花而名扬四方。草坪村兰花产业协会会长邹敬峰培育的“南国红梅”还获得江西省首届寒兰展特别金奖。

野生兰花是有限资源,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兰花产业才能越做越大。2005年,草坪村组建了江西省第一个村级兰花协会,成立了草坪村兰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引领农民走绿色生态、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了“三变”,即从“私采乱挖”到“人工培植”之变,从“阳台庭院”到“专业兰苑”之变,从“高端”到“中低端”之变。现在,草坪农民实现了人工培育兰花的目标,在瞄准兰花高端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普通老百姓能够接受的中低端兰花。现在,全村248户人家98%都种植兰花,兰园面积超过400亩,年产值过千万元。昔日贫困的小山村,如今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近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兰花专业村。邹敬峰也因为带头科学养兰,被共青团中央、农业部评为“全国青年致富创业带头人”。草坪村的兰花传奇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中国许多媒体曾对此加以过报道。

草坪村不仅以兰花出名,而且生态环境极佳,修竹幽篁,香樟掩映,古楠成荫,别有一番山村秀美之气。

草坪村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不发现了有商周文化遗存,还是唐代肃宗皇帝第十四子李僖禅游之地;五代十国时吴国开国君主杨行密(始为节度使,后追封为吴王)也曾驻军于草坪,病逝于此并密葬草坪株林寨,成千古未解之谜;草坪深虽是个杂姓村,但百姓融合,以民风淳厚闻知乡里;草坪之徐氏,即中国东汉时期著名的高士贤人、经学家徐孺子之后裔。竖立在草坪村村口牌坊上的两幅楹联,充分地体现了草坪的人文与民风:“唐太子播宗风问迹寻禅临胜境,吴先王遗皇气呈祥泽福佑佳邦”;“草含四德崇仁知礼民风厚朴古今传盛誉,坪聚百家孝悌睦亲乡俗敦廉上下唱和风”。

南山寨生态园

 南山寨生态园,又名宜丰南山寨生态农业发展合作社,坐落于宜丰县花桥乡仁义村南山自然村,宜丰至同安公路旁。农庄是利用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结合与产业经济相结合,融餐饮、娱乐、休闲住宿为一体绿色生旅游山庄,主要旅游观光及休闲项目有垂钓、会议商务、拓展培训、绿色购物、科技培训、菜园畜禽认养、农业体验等。合作社现以转让、租用、合股等形式集中土地近2000亩,其中优良水稻 500余亩;山林林业用地1000亩;优质水产基地10余亩;食用菌基地近10余亩;大棚蔬菜种植基地30余亩;有大中型沼气建设,并实现环保太阳能转化利用。

南山寨生态园由花桥乡仁义村人、四川朵彩公司总经理周义新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而成,利用在山坡上种植茶叶、雷竹、椪柑、杨梅等,山窝建养鸭房、鸡房、鸽房、兔房及食用菌,形成集科学种植、规模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生态观光、休闲旅游、餐饮娱乐等一体的新型环保农业生态庄园,打造一个南山休闲亮点,成为宜丰标志性的生态农业休闲基地。生态园即走出了一条生态立体种养之路,形成了 “南山寨”农业生态产品品牌,同时也为实现农业经济规模化、带动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成为了全省有一定影响的新农村建设点。

生态园景区注重文化创新注,充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设计,如在井檐上勾勒出八仙过海的神话典故;在水池围栏上,图文并茂说明一年二十四节气、观音三十六转身、二十四孝、桃园三结义等;池上建亭,美其名曰“迎客亭、感恩亭、和谐亭”。这些,都体现了南山历史底蕴,凝聚了南山历史形成的优良文化品质和奋斗精神,以励后人。

生态园离著名风景区洞山不远,使生态观光与禅之旅相链接。

七彩湖农庄

七彩湖农庄坐落在宜丰县石市镇七都村宜石公路6公桩处。占地面积150亩,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座具有郊外田园风光、浓郁乡村气息的现代绿色生态农庄。

七彩湖农庄集餐饮垂钓、果园采摘、棋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农庄。农庄有鱼塘3亩、南丰蜜桔园30余亩、日本方柿园20余亩、葡萄园5亩、蔬菜地15亩、桃树及梨树和南丰蜜桔园数亩,可随时提供顾客采摘。果园树林内放养着几百只土鸡、土鸭等,顾客可尽兴享受。农庄附近还有光华水库库区风景。

南田特种养殖园

南田特种养殖园位于宜丰县芳溪镇南田村芳城公路附近山场,离芳溪集镇一公里。

南田村李氏聚落为宜丰县古聚落之一,与新昌镇荷舍李氏同出于宋迪功郎李文宣,于明初建村。立村后,李氏农家自古有种果树的传统。南田特种养殖园是一个集水果种植与特种禽畜养殖为一体的生态农庄,有山场100亩。

“桃花山采摘园”,是农庄的特色农业生态游与休闲体验场所。这里种有杨梅、草莓、枇杷、美国布郎梨、美国油桃、四川矮晚柚、脐橙等草本、木本水果,各类水果一年四季交替结果,所以游客在不同季节都可以体验自采尝新之乐。

特种养殖园养殖有南田土鸡、野鸡、野鸭、野猪,具有浓郁的野趣。

南田特种养殖园与熊雄故居、南田古祠均相隔不远,游客可在休闲之余同时体验人文观光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