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盟员作品 >>> 盟员作品 >>> 查看详细内容

古祠寻访之旅

  • 作者:漆跃庆
  • 来源:民盟宜丰总支
  • 发布时间:2013-2-28
  • 查看:27

宜丰立县近一千七百之久,悠久的历史使宜丰出现了众多的氏族宗祠,并形成了一种地域文化现象。不少古祠堂还保存了明清两代建筑风格,不仅是古建筑中的精品,也是地方人文中的实特性标本,古代艺术审美和传统氏族文化兼具。境内古祠较为集中的是两个地方,一是三国时曾作县城的天宝乡(古天宝含今宜丰县天宝乡、潭山镇及黄岗山恳殖场三地),除今天宝古村明代刘氏大小宗祠群外(见天宝古村部份),与古村相邻的潭山镇也是明清古祠集中地,该镇曾有一座明代祠堂叫“四芳翁祠”,建筑规模宏大,整座建筑立柱有九百九十九只半,习称“千只屋树落地”,如此规模在中国民间甚为罕见,惜已不存,但潭山镇一些同姓古聚落还保存了多处明清古祠,且修繕完好如初。另一处祠堂集中地在宋之新昌县治所在地,也即今天的宜丰县城新昌镇。自明初以来有各姓氏大宗祠20多座,现仍保存有10余座,其中较大者以南门漆氏芝翁祠保存最为完好。

宜丰民间还有“全县三只半屋场”之说,指其古聚落之历史悠久与集中,一是天宝古村刘氏古聚落,二是芳溪镇下屋村熊氏古聚落,三是同安乡同安村张氏古聚落,“半只屋堂”指今澄塘镇排楼村周氏古聚落。全县各村凡有百年以上同姓聚落者,几乎都建有不同年代的氏族宗祠,分总祠(总脉系)、分祠(支系,习称小支)两种。这些古村祠堂,半数以上尚保存完好,今天也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与建设的主要平台。

龙岗邹氏宗祠

龙岗村位于潭山镇境内中部,东与店上村交界,南与宜丰三中相连,西与逍遥村毗邻,北与中兴村接壤。村委会驻地北门自然村距镇政府驻地集镇3公里,距县城28公里。

龙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众均系邹姓,堂号“范阳”。其先祖唐节度使邹榘,邹榘从蔡剑作战有功,由奉新迁居盐步镇(今宜丰县城),递传至邹璿,徙上高麻塘,邹璿十世孙邹文可元未由麻塘迁居天宝之合浦。邹文可之孙邹用中率乡兵保古阳寨,因御乡、护明太祖登基有功,封为昭信校尉,后从合浦徙居龙岗,成为旺族。

村内保存有文武世芳坊、登云塔、龙冈世第、郎官第等名胜古迹。村中四季皆景:春风细雨桃花水涨,夏日纳凉樟遮楠郁,秋夜赏月水映鱼幼,冬季踏雪竹翠笋萌。素有“小桥流水,田园人家”之称。

祠堂建筑特色

    龙岗邹氏宗祠依原古祠重建,系徽派古民居建筑风格,按《易经》中的“阴阳协调,天人合一”的八卦理论择地布局,适其自然“吉门吉向”而奠基。它是两栋一寝两天井的主体结构建筑,阀阅大门,纳祥摆手。正大门额上悬挂着书有“邹氏宗祠”四字的牌匾。宗祠的左中右六扇大门寓为“禄禄有福”,每扇大门从上至下分为天头、上幅、玉腰、下裙和地脚,意为“五福齐全”。大门左右两边主墙上方绘有“文王纳贤”和“三顾茅庐”两幅丹青水墨画,这充分体现了家族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崇高胸怀。台阶取阳数而定,意味“天地人”“一门青忠”和“五子登科”的最佳氛围。台阶前的左右两边有一对威严神圣的蹲狮,它以远眺八方的目光和耳听万里之灵感,显示着威镇百兽、势压苍生之气概,意在镇邪驱魔、佑护一方内外平安。

    祠内柱高梁大,宽敞明亮,显出粗犷、古朴、大气、简洁的风格特点。置于两栋一寝之间的两口天井,不仅可以用来采光、纳风,还有着“四水居堂”的吉局。天井内放有一对仙缸,左阳右阴,缸中水清如明镜,日照阳晟,夜映星辰,阴阳协调,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宗祠四周主墙为青砖白灰,寓清白门第之意。主墙高处耸起风火墙,脊檐长短随房屋的进深显龙形起伏。山墙墙面以白灰粉刷,墙脊覆以琉璃瓦,显现白墙青风明朗而雅素。

    迈入祖寝抬头仰望,有形似官帽的镂空装饰——螺旋结顶,这象征人文蔚起、继往开来之前景。天花板面,穿梁、楣额等处绘有曲线花纹或清流映带的图案,象征邹氏风土人情和祥与吉庆;梅兰菊竹图案刚体现了邹氏儿女崇尚“四君子”风骨。

    整个祠堂建筑风格,如方位、台阶、天井凝聚着邹姓民众的达观风采和“天时、地利、人和”的宇宙观。

祠堂文化

    在龙冈范阳家族的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豪杰、历史名人。在祠堂中厅的主体方位上方,挂有一块崇祯皇帝钦封邹维琏的“天下第一清忠”的匾牌。为了展现先贤的大德和氏族的人文底蕴,以此达到“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之目的,在大厅左右两壁悬挂着《龙冈范阳邹姓渊源》、《范阳邹姓文化》、《龙冈赋》以及《族规》、《家训》、《祠志铭》、《仕宦呈览》等24图文壁匾。

邹氏古代科举人才辈出,祠堂列有10位先贤挂匾,有状元、进士、解元、文武举人及孝子、俊士。同时,也展示了当代学子代表,有14名学士以上学位者同时挂牌祠堂。

对联也是祠堂文化的组成部分。视祠内屋柱子上14幅楹联,形式上结构规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语言上朴素精炼,通俗明瞭;内容上结合了范阳家族的传统家风与实况,或标榜功德,或颂扬节烈,或表彰忠勇,或褒奖孝义等。

    龙岗邹氏古代名人主要有邹维琏、邹用中、邹良臣,其中最有名的是抗荷名将邹维琏。

抗荷名将邹维琏

邹维琏( ? 一1635),字德辉、号匪石,龙岗冈村人。刚直不阿,怒劾阉党,因抗“荷兰”有功而成为一位名重青史的千古风流人物。名入《明史》并有传。

邹维琏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全靠自已上山砍柴卖来维持生活,家境十分贫寒。少年时代没有钱买书,便向四乡邻里借阅,每次借书总是隔日即还,邻里们怀疑他没认真读。一次,大家拿来一本他曾借阅过的书,抽其中的一段考他,邹维琏从容自若,竟一字不差全文背出。他学习从不间断,上山砍柴,还边走边背诵文章。由于刻苦自学,19岁时补博士弟子,万历三十一年(1603)中举,三十五年(1607)中进士,大约在25岁时走上仕途。

万历三十五年(1607)邹维琏中进士后,即分派为福建延平府(今南平市)推官(掌勘问刑狱的地方官)。他一到任,就将积累了十数年的疑案一一判断,使延平府人满为患的监狱立刻空旷。时任福建巡抚袁一骥与布政使窦子称不和,以积怨罗织窦的罪名,并要邹维琏帮着搜集“罪证”时。邹维琏不从,冒着丢乌纱帽的风险,与巡抚袁一骥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万历四十三年(1615),邹维琏从延平调京待命。此时,有位爱财如命的上司,要下属向邹维琏透风,说是某上司要提拔他,需带厚礼去投拜。邹维琏听罢,拍案大怒道:“我宁可失去当官的机会,也决不能失掉我的气节”,只此一句话,得罪了上司。在京闲置了一年,到第二年才授以六品官阶的南京兵部主事职。

天启三年(1623),邹维琏调进北京,起用为兵部主事。此时,正值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把持朝纲。他素闻阉党种种罪行,十分不满,遂成为明代另一与阉党抗衡的政治团体——东林党的一员。

天启四年(1624),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列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竭力弹劾。平日痛恨魏忠贤的人,上至首辅叶向高,下至各省部寺官员也纷纷写状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忙求皇帝和客氏(皇帝乳母)的支持,假托圣旨,指斥杨涟,将他革职罢官,投人大狱。一时满朝文武官员,个个胆战,人人自危。在这举朝上下默言俯首之时,邹维琏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地递上《劾魏忠贤疏》。他在疏中写道:“东厂太监魏忠贤,买属当朝大奸大恶,其种种不法罪状举不胜举,罄竹难书。……今魏忠贤的罪状正昭然于世,他不请死在皇上面前,也应该立即革去厂务的职,隐姓埋名,以谢罪天下!”这一席话,掷地有声,义正词严,博得举朝上下一片赞扬。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火冒三丈,并假借皇上的名义,四处网罗邹维琏的罪名。此时,有人劝邹维琏不要再与阉党作对,邹维琏泰然笑道:“我宁愿问心无愧地死去,也不愿昧着良心苟且偷生!”在法堂上,邹维琏把自己调入吏部以来的一切事实真相全部说了出来,审案官员无不叹服。然而大家明知他受了冤屈,也不敢违抗上司的旨意,竟以朋党之罪将他远戍施州(今贵州省正安一带)。

天启七年(1627)八月,崇祯皇帝嗣位,即位不到三个月,便彻底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这年终,邹维琏受诏回京,举为南京通政参议,不久升为太仆寺少卿。这时,已占椐我国澎湖列岛、登陆台湾的尼德兰帝国(荷兰),对我国沿海不断进行挑衅,崇祯皇帝对此很不安。为铲除这一边患,崇祯皇帝于崇祯三年(1632)三月将邹维琏提升为左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命他击退敌寇。邹维琏一到福建即着手整顿军队,巩固海防,鼓舞士气。在沿海逐渐巩固、军队日益强盛的基础上,崇祯五年(1632)十月邹维琏亲自出征,同时严厉督责被招抚的海盗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出兵共同攻打海盗刘香,取得了捣毁海盗巢穴的重大胜利。崇祯六年(1633),荷兰军队侵占中左(今福建厦门市)。邹维琏渡江至海澄(今福建龙海县境内),集军誓师,诸将士歃血为盟。邹维琏一声令下,万帆竞发,水陆并进,官兵个个争先,奋勇杀敌,战斗十分惨烈,持续了八天八夜,生擒夷王,缴获船只器械无数,中左全境收复,把荷兰侵略军追杀到东洋以外。福建人民称颂说:“公一出兵,擒获夷王,歼灭群丑,收复失地,仅两个月便建大功,士气不衰,财帛少费,此闽省二百年所未有也。”

邹维琏回到朝廷后,受当权者温体仁的嫉恨被诬罢官。第二年新任福建巡抚呈奏疏,力陈邹维琏抚闽时荡寇大功,崇祯方知被人蒙蔽,后悔不已,亲笔写下“天下第一清忠”的匾额赐予邹维琏,并下令加升三级任兵部左侍郎。可惜邹维琏还未动身上任,便病逝在家中。墓

葬在潭山镇店上村(也叫莲花村)麒麟山上,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墓碑上刻有“钦赐天下第一清忠赐进士巡抚福建起升兵部左侍郎邹匪石之墓”。石柱上刻楹联:“片石千秋古,高山万载春”。墓前原有石人、石马,已毁,墓完好。

邹维琏生平著述有《兵曹条议》,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禁毁;《达观楼集》二十四卷,入《四库全书总目》传于世。

洑溪吴氏宗祠

洑溪村位于乡境西部,东与潭山村交界,南与平溪相连,西与石井毗邻,北与潭山村接壤。村委会驻地洑溪自然村距镇政府驻地集镇0.5公里,距县城23公里。全村总土地面积11平方公里。

洑溪延陵吴氏古聚落,出自延陵王吴秀礼,北宋由徽州源自婺源迁至南昌下枥村,后迁洑溪。伏溪基祖吴佐,宋太祖时任江西转运使,卸任后携四子迁居潭山,家族曾一度衰微,经过数代繁衍后,伏溪吴玉成官至郡守,伏溪吴氏复兴。

祠堂建筑特色

洑溪村吴氏宗祠始建于宋末元初,复修于元末明初,该祠堂座北朝南,迄令近900余年历史,2005年再次重修,仍保持初建规模和特色,是天宝、潭山地区一栋保持原貌较好的古代大祠堂。祠堂上下3栋,连接上栋有祖寝1间,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600多平方米。祖寝内有神龛,供奉自北宋初以来一至七世祖神位;龛下是雕有龙凤石板做围的神柜。祖堂两侧上方为雕花方格窗,神台前屋顶云板有各种雕饰,图案为福、禄、寿浮雕内容,中间镶有一块大铜镜,此处格局名曰“万花楼”,楼两侧还有可行人的看楼。祖寝前为长方形天井,用石雕做围,两侧白粉墙上书有墨书 “忠孝廉節”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祖堂两侧有厢房,曾经也是供奉祖宗神位的屋子,门上和木窗上有各种花纹和人物浮雕,栩栩如生。中厅面阔7间,16根黑漆高大楠木屋柱支撑大厅,厅堂高大宏伟,厅上中门上方高悬明崇祯帝为吴甘来亲赐的“敦睦”二字牌匾一块,庄严肃穆。中门八扇各雕有龙凤蝙蝠和花瓶,默默地祈愿族人成龙成凤福盈庭。中厅的横樑上挂有洑溪历代进士、举人、学士、贡元、贡士匾及当代博士匾,昭示着吴姓族人人文蔚起,其中吴泰来、吴甘来父子的进士匾最为引人注目。

    中厅和下厅之间是一大天井,约100多平方米,全是方石铺地,天井左右各有高约1.8米、直径1.2的米陶瓷大园缸一只,系明初之物,左为清水缸,倒入水后长时间清澈见底,右为浑水缸,清水倒入后,不久即浑。缸体外面四方为春桃、夏莲、秋菊、冬梅四种图案。

    下厅有四方石屋柱四对,大门口呈八字形,有六方石屋柱一对,其上方各有玉雕花梁托。大门的上方挂有“吴氏宗祠”大匾一块。祠堂前大门前左右曾各有石狮一尊,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雕刻,为族人九烈、治平、务民、顺民捐赠,现安放在县城岳王庙门前。为保持祠堂原貌,族人珊公后裔又捐献新狮一对,仍安置在大门前。大门墩是长方形大石块。雕有麒麟、蝙蝠、云纹等花饰,其上各有石鼓一面,亦雕花纹,推其年代当为明天启年间石刻,但可惜一对石鼓于2012年上半年被外人盗走,不知下落。门前是一片半圆形的开阔地,全用大方石铺地。开阔地前有长流溪水绕过,溪水的前方有月形池一只,养有草鱼。据传门前曾建有望月台一座。

    祠堂前左侧原有石雕牌坊两座,后被毁。祠堂下天井回廊内有石碑数块,最早一块石碑为明嘉靖三十三(1554)年记杨德嵩等塑康王太保圣像一尊及石台一座事,其余分另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吴氏宗祠门前观月台立之乐助碑、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重修吴氏宗祠之乐助碑、清嘉庆二年(1797)吴氏育人之乐助碑,还有两块年代久远字迹不清,无从考证。后三块石碑都镌刻有捐资人名及捐赠银两数两,这些石碑见证了祠堂的古老。

    祠堂左侧为三进式“崇义堂”,面积约有1200多平方米,上厅安放神位。上、下天井两个,中厅的顶棚上雕刻有“顺治通宝”和“崇祯通宝”钱样,寝堂亦雕有龙凤及各种花纹,两旁有倉房、厨房,。

    2006年12月,吴氏宗祠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石碑。

洑溪吴氏历史名人

洑溪吴氏一族,人才辈出,自宋以来(含迁洑溪之前吴氏科举人士),出进士36人、贡士4人,举人20人。在当代,获大专以上学历者更多。

古代名人:吴宗武、吴之才、吴甘来、吴泰来,其中吴甘来《明史》有传。

吴宗武

元朝昭毅将军、太平候。

吴之才

洑溪村人,明万历二十年(1591)恩选廷试第一,曾任怀宁县令,对奸吏贪官绳之以法,宽税赋,恤民情,为地方称颂,后官至西安府同知。由于为官勤政、廉洁奉公、处事为民,受封为奉政大夫。娶妻刘氏,生四子:长子吴泰来、次子吴甘来,三子吴庆来(早逝)、四子吴元来。明天天启七年(1627)吴泰来、吴甘来同中举人,后又分别中进士。兄弟同官京师。

吴泰来

吴之才长子,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官任南京大常寺博士、礼部员外郎,与弟吴甘来同官京师。吴甘来为国尽忠后,回家奉侍老母以尽教。兄弟一尽忠一尽孝,忠孝传家,在乡里传为美谈。

吴甘来

吴之才次子,吴泰来之弟,字节之,号和受,别号苇庵。明天启七年(1627)举人、崇祯元年(1631)。中进士后,被授予中书舍人,历任刑科(刑部)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兵科给事中,户科给事中等职。

吴甘来4岁时,在父亲的口授下读诗文,隔十天半月,背起来不错一字;同其它孩子做游戏,他总是站在中间作指挥。5岁送他到私熟读书,不到几个月,一天就能记诵几百字;教他对对联,也能随意对应;还能辨认出《南京云台图》上的20将。每每从私熟归家,还要挑灯诵读,午夜不休。
  年轻时曾游览县内尉山,拜谒了梅子真墓,非常慕仰梅先生,故与同志所结的诗社,命名尉山诗社。崇祯元年(1628)进士及第后,授中书舍人。崇祯五年考选改任刑科给事中,授南京太常寺博士。一年之内,即上书数十次,对国是、人才、民命等陈述已见,据理力争,不避权贵,为百姓所称道。
  在父亲为政的影响下,吴甘来也非常关心百姓疾苦,痛恨贪官污吏、封建军阀的倒行逆施。崇祯七年,西北大旱,赤地千里,陕西、山西的乡民,吃蓬草、啃树皮、观音土,甚至幼年人或独行人也有时被饥民吃掉。于是吴甘来奏请皇上发放粮食,以救灾民。有一天,皇帝朱由检问当时的户部尚书倪元璐军饷的数目,在旁边的吴甘来说,军饷的数目我很快就可以查到。但我所忧虑的是,军队听到起义军来了就逃之夭夭,而百姓听到起义军来了却欢天喜地。我们要考虑的,不是有没有军饷,而是能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此,当前最要紧的任务,就是减轻税赋,笼络人心。
    崇祯十二年秋,主试福建,诸弟子送见面礼金,一一谢绝。崇祯十三年,因典试过劳,旧病复发,上疏告假回乡休养。此时家乡连接两年歉收,饥荒瘟疫并行。吴甘来倡议施粥以济,救活了不少百姓。
崇祯十五年九月,推补刑科给事,不久又升为兵科左给事。这时,漕饷因运河阻塞,滞阻违期,于是他又上书请求疏通运河以解国难民困。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京城,崇祯皇帝上吊死于煤山。直言、爱民、忠君的吴甘来,焚香向北方再拜,然后佩带上阵,与起义军决战,在战败后自已上吊而死,以表殉国之心。临死前留下3封遗书,给其兄弟子侄和小妹,还有一首绝命诗。留给兄泰来的遗书说:“临死前一日又与兄决别,语云:事亟矣,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读圣贤书,便知义无所逃。……事君爱亲,生死一致……弟为君死,兄为母留,殊途同归也”。又遗书侄子家仪说“四大皆假,(我死后)不须殡殓,付之一炬可矣,不得斋醮”。留绝命诗云:“到底谁贻四海忧,疾雷悄悄罢城头。君臣义命乾坤晓,狐鼠干戈风雨秋,极目河山空泪洒,伤心仁义一身周。信知世局难争讨,漫取忠肝万古留”。

吴甘来殉国难后,家僮扶着棺木,归葬于宜丰老家。同年五月,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次年福王赠吴甘来为太常寺正卿,谥“忠节”,予以祭葬,建祠崇祀。清朝顺治皇帝,也对他大为赞赏,颁旨表彰称吴甘来“居心忠孝,秉性端良”,赐谥为“庄介”,御赐祭田70亩,春秋两祀,又准荫一子入国子监,吴甘来后裔因之也多有发达。

吴甘来因大忠大烈大义之举,名留《明史》并列传。

儒溪陈氏宗祠

儒溪陈氏宗祠坐落在潭山镇店上村儒溪自然村,是附近9个自然村约2100陈姓村民的总祠。

店上村,古名奥米,曾名莲花村,位于宜丰县境西北部之潭山镇,东与潭山村交界,南与洑溪村相连,西与上山田村毗邻,北与龙岗村接壤。村委会驻地店上自然村距镇政府驻地集镇1公里,距县城23公里。

祠堂建筑特色

陈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现主体建筑为清乾隆年间所建。宗祠坐北朝南,四进三天井,东西宽32米,南北长96米,占地面积约3070平方米,其中祠堂建筑面积约为2300平方米。

    宗祠大门前为一麻石墁地的广场,最南侧为宽阔照壁三楼两层,中脊高11米,总面宽15.25平方米。照壁外面现四根雕花石柱,壁面内外粉白。内面正中置草体墨书“福”字。

宗祠外墙用青砖砌筑,顺势起伏成多级风火山墙,室内前、中、后厅均为抬梁式穿斗结构。全部为前后两坡硬山式阴阳瓦屋面,厢房为左右两坡阴阳瓦屋面。

宗祠门楼两侧为撇山影壁,前置石狮。中间用抹角石柱隔成四柱三开间。门楼额枋上部为五挑木斗拱,庑殿顶阴阳瓦屋面,四角起翘,屋脊中部置葫芦形刹。大门中开,宽2.2米,上方置三个门簪,托着“陈氏宗祠”木匾。门楣上方置卷棚。门坎边置抱鼓石。两边另有双开侧门。

    前厅四柱三开间,显得宽敞明亮。中厅十柱九开间,进深五间,中悬“江州义族”木匾,门前置一对石狮。后厅八柱七开间,进深五间,空间高大。中厅、后厅抬梁粗大,梁托雕有各种神兽。后厅后顺横梁挂进士、举人牌匾,前顺后横梁挂博士、硕士、学士牌匾。绕过后厅雕花屏风,由后天井中间穿过抵达祖堂,八柱七开间,进深五间,中间是走马回宇楼,明间后部设神龛,上部挂“祖德流芳”匾。

    各厅堂木柱与石础间多垫木楔,厚薄不一,石础上的雕花纹饰上层多覆莲纹,中层多素而八边形。础基均为四边形。

儒溪陈氏宗祠建造年代久远,占地宽广,体量硕大,布局合理,虽经多次损毁,但主体木架构仍为始建或重修状态。部分延续了明代中晚期建筑技艺,基本保留了乾隆时期的建筑风格。对研究当时的祠堂建筑用材及建造工艺具有重要的参巧价值。

主要名人有陈泰来、陈良显、陈万式、陈值。

抗清名人陈泰来

陈泰来,字刚长(1595.3-1645.12),明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由宣城知县擢升为户科给事中。在朝供职期间,他就是个豪不妥协的抗清官员。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陈泰来向皇帝上疏,详细陈述他对战局的意见。崇祯看后,大加赞赏,改授他为兵科给事中。第二年四月,他带兵出征,在河北滦河之间抵抗清军,十天之内,筑堡50余座。清军逼近滦河,见防守严密,相持了半个月,也无懈可击,只好卷甲而返。陈泰来见清军撤兵,密约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分道追击,在墙子岭南峪口与清兵大战一场,一日三捷,陈泰来因战功而升为吏科给事中。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陈泰来乞假归家新昌,途中听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降清军,京城陷落,崇祯自缢,不禁痛哭一场。

为了抵抗清兵南下,同年五月,南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改元弘光。陈泰来在回家途中听到这个消息,怀着一颗反清复明的决心,立即改道直赴南京,被福王朱由崧留在刑部任职。但是福王政权完全是明末腐朽政权的继续,对外以“灭贼复仇”为口号,专门攻打农民军;对内马士英、阮大铖擅权,政以贿成,官以钱得,完全恢复党争之局。陈泰来见此,大失所望,眼见得内部四分五列,而清军南下不止,不由心急如焚,多次上疏指斥马士英等权奸。因此,马士英矫旨将陈泰来排斥出南京城。

陈泰来怀着怅恨返回新昌,同弟泰采于父母莹前建孝思庵,置买山田永远供祭。同时组织了一支200多人的反清义军,每日操练,随时准备抗击清军。

一日,陈泰来接到明唐王朱聿键的诏封,升他为太仆寺少卿,令他与万言吉固守江西。原来福王政权崩溃后,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称帝于福州,建元武隆,唐王要抗清首先想到的是借重陈泰来。不久唐王朱聿键又将陈泰来升为左佥都御史,授权他提督江西反清义军。

正在这时,陈泰来收到他以前的同僚好友孙之獬的一封信,拆开一看,却是封招降书。原来,孙之獬早已投降清朝,被授予清廷招抚使,他知道陈泰来是个文武兼备的人才,想把他拉过去为清廷服务。陈泰来见信后,立即回书孙之獬坚辞:“士即有志,不容强尔!”陈泰来在信中还用王陵、徐庶的故事,表明决不受诏矢死抗清的决心。孙之獬得信后不敢再加逼迫,只好作罢。

同年十月,分宜人曹国琦举兵反清,上高人曹志明也联合邑中七姓子弟倡议复明。二曹早闻陈泰来名声,专程来请他出山主持军务。陈泰来大喜,立即集合数百义军,歃血誓师,传檄布告远近,各地义军纷纷来投,队伍很快扩充到数千人,新昌泰和乡胡善民也拉起一支队伍来投奔陈泰来。

十一月,陈泰来派李凌虹攻入万载,杀掉清廷县令杜章卿,随后又挥师攻下新昌,杀清廷县令李某。不久,义宁州(今修水)也被义军攻下了。陈泰来深知此次起义干系重大,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十二月初,他安顿好两个幼小的孩子后,布置二曹屯兵上高界埠,自己屯兵棠浦,约期攻打瑞州府城。不料军事行动被清军获知,清军立即举大军进剿义军,直扑棠浦。十二月十三日夜,在陈泰来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棠浦失守。陈泰来领兵向抚州方向奔走,准备到福建去归附唐王。

陈泰来率军东进,连破数县。清军慌了手脚,举四路兵马对陈泰来进行合围。一天深夜,清军从四面包抄过来,义军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陈泰来和另一义军首领袁应梦(新昌人)逃避致黄氏祠堂内,清军放火烧祠,两人不肯投降,壮烈牺牲,表现了坚定的民族主义精神。牺牲时,陈泰来年仅50岁。

南平刘氏宗祠

祠堂建筑特色

    南平刘氏宗祠坐落在潭山镇店上村南平自然村。始建于明朝,重修于清朝康熙年间。坐东向西,三栋一寝,两天进。东西进深约50米,南北面宽约21米,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

    宗祠前面三方有砖砌围墙,高约3.5米,围墙内是麻石墁地的广场。从广场上五步台阶就是宗祠大门。

    门厅四柱三开间,进深四间,前一后三。门厅前额枋上部为五桃木斗拱,大门中开,宽2.2米,上方置三个门簪托“南平刘氏宗祠”牌匾,大门画彩绘门神,威神雄壮。门坎边置抱鼓石。门前两侧为八字影壁,门厅内两侧置厢房。

    过门厅就是一个大天井,天井两端是过廊,两边各置一小门,左通平粜会仓库,右通街井。天井四周用十二根方形石柱承托檐桁。

从天井上一台阶进入中栋大厅。大厅六柱五开间,中三间为明堂,两侧置厢房,明堂进深六间,中置十二生肖雕花屏门,分大厅为前四后二。厅堂前后横梁上悬挂前“荣封”、“五世同堂”、“孝子”等原装的皇封匾牌。

中栋后栋之间置一小天井,天井两端置面面相对的两个庑房。从天井再上一台阶即至后厅。后厅四进,前三后一,中间置“八渡神仙”浮雕屏门。过屏门即至寝堂,祖堂前顺挂“崇本堂”木匾。寝堂上面置官帽式藻井,两侧为花窗,中间设神龛。

宗祠外墙是砖砌风火山墙,内部都是抬梁式穿斗木结构,硬山式阴阳瓦屋面,祖庭前檐与上栋后檐的雨水由天沟渡出。堂内石雕、木雕、壁画画面生动、技艺精细、整个宗祠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保留了清代的建筑风格。

南坪人才辈出,在当代有省、厅级领导,学子也多有成就者。

南平明代照壁

南平明代照壁,为砖雕照壁,坐落在潭山镇店上村南平宗祠前左近,始建于明代末期,长11.5米、高5米,分上下两大幅,五大块,由200余块40厘米见方的雕花彩砖拼砌而成。上幅画壁高2米,由五大块苏石雕刻空花典故花板组成:左“孔雀开屏”、“喜上梅梢”、中间一大块“八仙过海”、右边“松鹤延年”、“仙猴摘桃”。画板四周为祥云、福牛临门、菊花、芙蓉等吉祥纹饰图案。下幅画壁高3米,左一和右一由多块40厘米见方的彩砖拼成棱形图案。左二和右二由40×50厘米见方多块空花彩砖拼成的古代住房门形图案,中间由多块彩砖砌成的菱形,角与角之间有铁制铆扣作纹饰。照壁四周为多块彩砖拼成的立体图案作装饰。整个画面分成五大块,中间由40厘米宽石柱分隔,整体疏密有致、脉络分明、繁而不乱、气势宏伟,彰显出古老建筑艺术和雕刻艺术的魅力。

据店上村《刘氏族谱》载,店上画壁锦墙始建于明朝末期(1641年)是一位刘氏寡妇所建。刘氏寡妇丈夫因病早逝,她怀着对丈夫的思念,在含辛茹苦将五儿个带大儿子的同时,省吃俭用,设法筹措银两请来工匠、购置材料,费时四个月,在店上古道旁建起了这座画壁锦墙,从而为地方留下了一处弥足珍贵的古代杰出建筑艺术。该画壁已被县文物部门列为重点保护文物,近年,中国主流媒体对些多有报道,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观光。

 照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明代特别流行,多为大门内的屏蔽物,古人称之为 “萧墙”, 萧墙之说即源于此。在旧时,人们认为宅中会不断有鬼来访,而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所以修上一堵墙可以断鬼的来路,故为避邪。另一原因也源于古代建筑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因为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面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照壁这种建筑形式。实际上照壁具也有挡风,遮蔽视线的作用,墙面若有装饰则造成对景效果。

照壁从形式上分有五种:一种是琉璃照壁,主要用在皇宫和寺庙建筑,最具代表的是故宫和北海的九龙壁;第二种是砖雕照壁,大量出现在民间建筑中,是中国传统照壁的最主要形;第三种是石制照壁,民间很少出现;第四种是木制照壁,由于木制材料很难承受长久的风吹日晒,一般也比较少见;第五种照壁,砖瓦结构或土坯结构,壁身完全披盖麻灰,素面上色,有的还雕嵌砖材图案或文字,这一类照壁较多。

照壁也可称锦墙,宜丰民间习称画壁、品墙,属宜丰明清风水建筑范畴。南平明代照壁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同属明清流行的建筑装置,如果说故宫九龙照壁显示的是皇家之尊,那么南平明代照壁则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古代建筑艺术风格的丰富性,且如此精美者较为罕见,实属明代江南古建筑之瑰宝。

南平照壁是南平刘氏均翁祠前古建装置。均翁祠为五进形制,是全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古民居之一,结构上符合中国五行理论,尤其体现了一种均衡和谐,在宜丰古民居中具有典型意义。

庙下谦公祠

谦公祠坐坐落在潭山镇潭山村庙下自然村,为墨庄刘氏聚落之刘氏一宗祠。

潭山村位于潭山镇东南部,东与天宝乡交界,南与碓下村相连,西与洑溪村毗邻,北与店上村接壤。村委会驻地在政府驻地集镇,距县城25公里。主要经境公路是宜潭公路。该村之四芳翁祠,曾为宜丰最大古祠,现存残楼一角。庙下谦公祠则保存完整。

谦公,名刘彦谦,天宝墨荘上四房八世祖,明初洪武年间徙居庙下,为庙下肇基之祖。谦公祠即为纪念祭祀肇基之祖而建,于明弘治六年(1493)落成,距今620年之久。清乾隆、嘉庆曾两次进行修繕。

谦公祠为县文保单位,占地1650多平米,坐东向西,通面宽19.7米(祖堂部分宽22.4米),通进深62.7米,总占地面积1235平方米。前檐高6米,正脊高9.33米。正面四柱三间,中开大门,额枋上托“谦公祠”木匾,字体斗大庄重。门边置抱石鼓,两边另开侧门。两旁为撇山影壁,前有三级石台阶,两侧一对高大威严的石狮子。主体建筑用前后两坡阴阳瓦面,左右回廊用单坡(向内)阴阳瓦面,青砖砌多阶风火墙,硬山屋顶。正面看去,庄重宏大,气势雄伟。

    进得大门,只见整个祠堂为三进两天井。前厅八柱七开间,进深四间。中厅六柱五开间,进深六间,明间前檐下悬“墨庄世家”大匾,左右次间分别悬“武举”、“学士”匾。平柱间另悬对联:

谦虚谨慎更须勤耕苦读承继墨庄典范子孝孙贤兴富贵

公正无私仍应睦族和邻发扬世家高风尊老爱幼乐天伦

中厅南北墙上分别嵌有重修祠堂碑记和义助碑,角柱枋间有彩绘墨画。地面为“金砖”铺设

上厅为祖堂,八柱七开间,进深六间。前廊和后廊顶部均为海墁平板花格开花。后舍置放祖龛,瓦面露明,地铺“金砖”。

三进厅的中间为天井。前天井土形,麻石墁地,中铺街心砖,两侧为回廊(已僻为“贤达廊”,用以介绍村史及村中贤达名士),进深三间。后天井水形,天井中间用石砌围栏,中开过道,经石台阶上到祖堂。石围栏中一块栏板上刻有六寡妇捐资的记载。

整个祠堂的柱下均置雕花石础,形态、纹饰各异。

潭山谦公祠代表了赣西一带宗祠建筑风格,是江西祠堂建筑的一朵奇葩,无论其规模、形制、木雕、石雕,均能体现赣西一带深厚的文化底蕴,对研究清代中、晚期的民风、民俗和建筑工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安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位于宜丰县同安乡同安村。

同安村位于宜丰县同安乡集镇,东与鹅颈村交界,南与党田村相连,西与明水村毗邻,北与宅里村、罗家村接壤。村委会驻地距县城40公里。

唐末,张氏由新吴迁同安。同安遂成张氏古聚落,为宜丰县最早的聚族而居的族姓之一。

张氏宗祠(又称大公祠,也称总祠),最早建于北宋政和二年(1112),后损坏。现今的张氏宗祠为清道光年间重建,虽经多次修葺,仍不失当年初建时的风格。

张氏宗祠由总祠和支祠两座祠堂组成,均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两栋祠堂紧密相连,共用中间隔墙,既独立又相通,始建时间总祠略晚于支祠。

总祠平面为长方形,净宽19.8米,纵深75.6米,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青砖外墙,阴阳瓦前后坡硬山顶屋面,两边为多级风火山墙,内部抬梁穿斗混合木架构。由前往后分别是门楼、前厅、中厅、后厅和祖堂,共四进三天井,号称有“18级台阶、118根柱”。门楼侧柱两边为八字青砖外墙。门楼四柱三开间,五层斗拱承托庑殿顶,四角起翘。正脊中部花叉形刹,双龙分置两边。门前轩廊为茶壶档形。门上置门簪,上搁“张氏宗祠”匾。门前摆放抱鼓石。大门两边加有稍小的侧门。总祠中厅的前、后檐步位置的东墙,开门洞连通支祠。

支祠平面为长方形,净宽17.8米,纵深57.9米,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外部造形基本上与总祠相同,仅内部略小,由前往后分别是前厅、中厅和祖堂(后厅),共三进两天井。

张氏宗祠不仅是当地张姓的祠堂,而且发展成附近数县(市)张姓的公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同安村还有一清代古祠,名前翁祠,面积约2000平米,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宗祠规模宏大,造型独特,特别是总祠与支祠相连为祠堂建筑史上少见,对研究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清代中期的民间建筑有重要价值。

同安古村还有宋代葛江桥、明代主事坊、乾隆古井、清代进士坊和节孝坊。

同安张氏历代名人:

张玉,字云仙,唐天复二年(902)进士,历官起居郎、九江观察使。唐亡,挂冠而归。唐末由新吴迁居太平乡(今同安乡),在云峰坛麓建留张书院,是宜丰境内最早的书院。

张资,宋徽宗钦点总殿前都司指挥使,昭武将军,封同安郡公。  张格,宋元丰二年进士,朝议大夫,先后任山东南剑、南思知府。  同安村人才辈出,在当代有省、厅级领导,学子也多有成就者。

下屋熊氏三宗祠

熊氏三宗祠位于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

下屋村位于宜丰县芳溪镇西南部,东与南田村交界,南与简家村相连,西与庙前村毗邻,北与上屋村接壤。村委会驻地门楼屋自然村距镇政府驻地集镇0.5公里,距县城30公里。    

下屋村是著名共产党人、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熊雄的故乡。

熊氏三宗祠属砖木结构,为清代初期建筑。

熊氏为宜丰县城四大望族之一,明永乐间,熊彦恭携次子凯斌、三子凯南徙居芳塘(即今芳溪上屋、下屋村),其后人在数百年间使芳塘成个熊氏大聚落,俗称为全县“三个半大屋场”之一。在科举盛行的明、清两代,此处还涌现了不少优秀人物。清初,熊氏家族为纪念彦恭及其子凯斌、凯南,集资建起三宗祠。当地民谚云:“四个门楼顺一向,麻石禾场活水塘;桅杆桅石不需点,转过身来看牌匾;牌匾上面四个字,翰林进士科甲第”,赞颂的就是此处的风水和三宗祠。

三宗祠建筑颇为奇特。三栋祠堂一字并列,形式相似,彼此相连,实为联体式建筑,三座祠堂分别称为乐隐翁祠、士先翁祠、天禄翁祠,群众习称“南公祠”。三栋祠堂都是八字开门,门厅高大,牌楼、前厅、中厅及寝堂都有镂雕装饰,花格中门,左右有廊,中有天井。大门前为一石墁大广坪,坪前为大鱼塘,鱼塘侧有石栏。三栋祠堂总宽56米,进深29米,最高处8.6米。19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仇侣》,就是取此景为影片中的赵氏宗祠。

良冈任氏宗祠

良冈任氏宗祠位于宜丰县新昌镇良冈村。

良岗村,古名羊角岭,位于乡境南部,东与澄塘乡交界,南与茶头村相连,西与樟陂村毗邻 ,北与陂下村接壤。村委会驻地良岗自然村距镇政府驻地7公里,距县城6公里。主要经境公路是宜上公路 、武吉高速。

羊角岭为乐安任氏聚落,元至正间由上高县锦江迁此。

良冈任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于清嘉庆八年(1803)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通面宽13.5米,通深35.4米,占地465平方米。主体建筑前后两坡阴阳瓦屋面,两侧为青砖多阶风火山墙,内部为抬梁穿斗混合木结构,两进一天井。

宗祠正面四柱三开间,两侧是砖砌撇山影壁。门楼两层三楼,中楼庑殿顶,飞檐翘角,中间悬“任氏宗祠”木匾,甚为壮观。中开的大门两侧置门墩石,两旁两侧门,颇有气势。

前厅和中厅均为四柱五开间。天井为正方形土形,红石墁地,中部微呈“官印”状。最有特色的是其祖堂,平面为斜边菱形,两边另砌山墙,山墙外侧各有一个小的虎眼天井,祖堂前步架为海墁平板花格天花。明间无柱,上部木结构均靠左右两根纵向木梁承托,中间有一方形藻井,两边有花格窗采光。

良冈任氏宗祠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历史风貌,对研究清中期祠堂建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良冈任氏聚落自古就是通商要关之地,也是江西之南通湖北的主要驿道。今村内仍存明清石板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