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学习 >>> 统战理论 >>> 文章查看

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 作者:佚名
  •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网
  • 发布时间:2012-11-24 14:05:13
  • 查看: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这是为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的伟大工程提出的要求。这一点,对于与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的参政党来说同样适用。但是,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怎样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基层民主党派的建设?怎样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参政党理论,就目前的参政党理论研究,还远不能适应正在发生变化的基层新形势的需要。

 

一、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长期滞后于基层民主党派工作实践,滞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前,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可以说缺乏应答在基层民主党派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及矛盾问题的新观点、新理论。从事参政党理论研究的同志对现实问题基本采取回避的态度,浅表地探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新时期经济、社会、文化、思想、体制建设中基层民主党派工作的新观点。同时,也不善于对丰富的基层民主党派工作实践经验作出切实的评价和进行详细的理论概括,面对新问题没有表现出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大胆的开拓精神,从而出现参政党理论研究与纷繁复杂的基层民主党派工作的客观现实不贴近,同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结合不紧密的现象。

 

    二是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欠缺。各类研究成果显示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未显现出基层统战工作的丰富性、历史性,更未及展示其社会性、时代性,满足于从理论中来到理论中去的“太空”研究,为理论而理论,为研究而研究。相关的基层民主党派建设理论文章很浅表,深度与广度欠差。其中许多成果突出的不足表现为理论与现实联系不紧密,表面上论述得头头是道,仔细分析才觉得许多地方只是抽象的思维研究,简单地套用原有的定义和术语,没有把握新时期基层民主党派工作的特性和精神实质,缺乏实用价值。

 

    三是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未注意把握基层民主党派建设的整体性。缺乏将基层参政党理论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演变的长河中加以研究,放在当前国家任务转移到以科学发展为中心的深层次上加以认真地探索,缺乏把基层民主党派工作本身及其各个党派在基层的一系列活动组合起来加以分析,缺乏从多角度、多结构、多视野中对基层民主党派工作做出综合考察,致使参政党理论文章缺骨少肉,难以适应范围越来越广、延伸领域越来越泛、任务越来越多的基层民主党建设工作的需要。

 

    四是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课题单一。互联网时代使得信息更新越来越快,一个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新见解、新观点难以像过去一样在较长的时期内具有指导意义。往往一个刚从围绕党建促发展的具体活动中筛选出来的新观点,还来不及推广运用,就接二连三地被淘汰。对此,不少统战理论工作者对此认识相对滞后,在研究中,相对简单化,对参政党工作的合力论及参政党建设过程中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与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分析相对保守,满足于在“平衡木”上摇摇摆摆地作文章。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对与参政党有关联的课题,找不准哪些是现象,哪些是事物本质,从而导致参政党理论不顾参政党的建设本身的热点问题而孤立的传统行为和方法的产生。

 

二、当前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思路

 

    当前,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改变它,加强主体的、系统的、多层次研讨的基础,真正揭示基层参政党理论研究的实质,实现参政党理论的科学化。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要坚持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的历史性。综观中国现当代史,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绝不是狭隘的思想意识形态的研究,而是以系统的形态存在,并和党及参政党的其它工作组成一个有机体。目前,参政党理论研究情况已明确地表明,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去开展民主党派工作的调查研究,坚持参政党理论研究的历史性,注重中华民族历史精神的凝聚和焕发不仅是参政党理论研究发展的需要,也是党派自身建设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中国民主党派和其它各国政党不一样,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友党,是参政党。它的成员必须要受到民主党派的性质、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和整个时代进程的牵动与制约,必须要接受中国共产党历史传统意念、当代形势变化、时代风尚和生活观念更替的重大影响。不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心理习惯都可能呈现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沉淀成份。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应该由此深入下去,立体地、多维地去寻究各个阶段民主党派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并将相应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思想,注入新时期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这一领域,遵循科学理论与历史实际、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路线,努力创造出能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全面指导意义的新时期参政党建设理论。

 

    二要把握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的时代性。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与其他门类的理论研究不同,它不是单纯的学术研究,它有很强烈的政治性、实践性和时间观,必须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其目的和功能就是为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为基层统战工作实践服务,为时代的进步服务。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给基层民主党派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给予科学的应答,基层在民主党派的建设工作中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亟待我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浓缩和概括。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应该表现在能够更为广泛地集纳和包括民主党派工作新的实践和内容,把握鲜明的时代性,赶上科学发展的步伐。特别是要从现实生活多种变化层次中,从各民主党派抓党派的具体工作中,去吸收新思想,充实新方法,提炼新的观点,寻找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的新课题,作出详细的理论阐述,以很实在、又很有份量的理论声音,对新时期如何抓好基层民主党派工作,提出可供选择的可行性方案和行之有效的途径,作出深刻的、令人信服的回答,使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真正成为指导基层党派工作的“参谋”理论和“智囊”理论。

 

    三要注重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的实用性。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应用理论,是直接来源于民主党派工作,又直接服务于民主党派工作的学问,与其它理论相比,更强调实用性。它必须首先考虑到民主党派工作的需要,对民主党派的建设作出实用性的回答。民主党派研究虽然它不像自然科学那样直接对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产生巨大的作用,但它作为政治学、政党学、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对于发挥人的能动性,特别是发挥基层党派领导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并将这一能动性用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定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量。当前,基层民主党派新成员中有不知道本党派政治理念和本党派历史的,他们之所以加入民主党派是被党派内人才会聚的特征所吸引,而不是被党派的政治理念所吸引。这一现象令人深思。基层民主党派的建设与发展究竟往何处去?是如社团、学术沙龙般维持现状,还是充分发挥“源头”优势,促进社会与基层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经济关系变化后产生的价值多元化和多种政治成份,基层民主党派工作如何发挥好成员的政治作用?不同民主党派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如何协调规范?人员流动加快、利益分化趋于明显,加上基层民主党派发展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共享与非常有限,会不会影响各民主党派的阶级基础与发展趋向?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参政党理论研究的新内容。这样,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才能敏锐地感觉到民主党派的建设工作中的新情况和一系列重大理论课题的压力,避免缺乏实际内容的政治概念、抽象的原则或空洞的说教。

 

    四要重视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的综合性。任何一种新观点的产生,都必须借鉴和利用已有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任何一种理论的进程又是人的实践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也不例外,它是把贯彻执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基层民主党派建设与发展、社会建设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作出具有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必然会超越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本身的内容和含义,这就决定了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基层民主党派理论研究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还是具体到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都应该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纵横向的交叉研究、比较研究,从系统综合方面深入研究。目前,基层民主党派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着不平衡的态势,基层民主党派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和体系框架的研究成果,各层面研究成果的综合度明显不足,基层民主党派研究的系统化方面也存在不足。基层民主党派建设研究应在与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出自己的见解和创建,既要显示出强烈的政治性,更要显示出极强的现实性、学术性和实用性。

 

三、结束语

 

    中国的民主党派从其产生发展乃至到今天的规模,无不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虽然说在认识上还有很多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参政党的前途等),在实践中也还有许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但是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各民主党派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良好的客观环境尤其是民主的政治环境、良好的主观环境尤其是较强的参政意识的基础上,基层民主党派建设理论与实践要坚持以有效参政为标准,全面加强民主党派的建设,最终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基层民主党派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需要民主党派自身提高认识,也需要执政党不断改进领导与执政方式,正确认识并支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的发挥。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与参政党地位、任务相适应的基层民主党派建设任重道远。(作者:民盟南京市玄武区综合支部  蒋立品)